中医针灸推拿学 发表于 2016-9-10 09:07:47

手阳明大肠经之手三里的定位及作用

手三里(LI1O)[穴位释义] 本穴名义,有体、用两解。有言其体以地位而定名者,《灵枢经◎刺解真邪篇》云。“取天容无过一里。”《太素◎五节刺》云:“天容无过一里而止”。杨上善谓:一里,一寸也。玩两书“里”字之义,决非道里途程计也。当以《灵枢经》、《太素》为正,考本穴定位,多谓曲池下二寸。若于屈肘尖处量之,则为三寸,故名“三里”。另如五里穴,诸书多谓曲池上三寸。若于肘尖处量之,适得五寸,故名“五里”也。又如足之三里,经文明言“取之下陵三里”,犹言棱下三寸处也。如此定名言其体也。 又《内经》言:“天枢之上,天气主之。天枢以下,地气主之。气交之分,人气从之,万物由之。”盖谓天地万物主从之气,得其中和之宜,则生长成藏各得其用。失其中和之宜,则交通不表,风雨不节,人物即因之生病。三里之穴,能治上中下三部之病,故名“三里”。以其功用而得名也,本穴在臂、故名“手三里”。 所谓天气者,鼻司呼吸,采太空之气也。地气者,口纳饮食,取水谷之气也。人气者,一为先天元气,一为后天七情变化之气,及饮食补助之气。所谓天枢上下者,即天枢穴位之上下处也。包括全腹上中下三部言也。腹部有病,三里统能治之。《针灸大成◎席弘赋》言:“手足上下针三里,食癖气块凭此取”。又云:“肚腹三里留”,皆不专指“足三里”也。只揣针灸诸穴名义,凡以三里、五里命名者,皆以其能治多经病也。《针灸大成◎席弘赋》云:“肩上连脐痛不休,手中三里便须求”。《杂病篇》及《穴法歌》俱云:“手三里治肩连脐”等等歌诀,据此推测,手三里治脐上膈上连及肩背等疾,足三里则可治脐以下至小腹胯膝诸疾也。两三里分工取治,有不同而同及同而不同之异。[定位] 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,当曲池下2寸处。[解剖] 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桡侧腕长伸肌、桡侧腕短伸肌、旋后肌;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经通过,深层有桡神经深支、桡神经肌支和桡返动脉分布。[主治]肘臂疼痛,上肢瘫痪麻木,腹痛,腹泻,腹胀,齿痛,失音。[配穴举例]配少海治手痹顽麻(《百症赋》);配足三里治食癖气块(《席弘赋》);配肩鹘、曲池、合谷、外关治上肢不遂(《针灸学》)。[操作]直刺0.8-1.2寸;可灸。[现代研究]    (1)在X线钡餐下观察发现,针手三里可使胃肠蠕动增强;家兔实验观察也证实了针“手三里穴”对大肠运动功能的显著调整作用。(2)动物实验还证明,针兔的“手三里”、“合谷”、“足三里”、“臂臑”等穴可提高皮肤痛阈,并进一步证实,针“手三里”的镇痛作用,是通过其对尾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,以及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。[应用] 曲池穴往下两寸,叫三里。这个三里也叫手三里,另外一个名称叫扭伤穴。有人腰扭伤,扭伤穴针下去,左右捻捻,叫病人慢慢活动,扭伤就开了。比如说,落枕或脖子突然不能动了,赶快针手三里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手阳明大肠经之手三里的定位及作用